2017年农作物病虫害呈重发趋势
土壤改良修复网1月19日讯:据农作物病虫测报网监测调查和专家会商分析,受冬季气温偏高、土壤湿度偏大等因素影响,2017年农作物病虫害呈重发趋势,预计发生面积比上年增加9.7%。主要特点:
迁飞性害虫重发威胁大水稻“两迁”害虫发生期提前、发生代次增加。稻飞虱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大部稻区偏重或大发生,发生面积比上年增加27.5%。
稻纵卷叶螟在东南沿海、长江中下游和江南沿江湖库区偏重发生,发生面积比上年增加26.6%。
粘虫在黄淮、华北和东北等玉米产区中等偏重发生,局部可能出现高密度集中危害,发生面积比上年增加10.6%。
东亚飞蝗、西藏飞蝗、亚洲飞蝗持续中等偏轻发生,但在环渤海湾湖库、沿黄滩区、雅砻江和金沙江河谷等局部可能出现高密度蝗蝻危害。
气传性病害流行风险高
小麦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江淮、黄淮大部麦区持续偏重流行,需实施预防控制面积与上年基本持平。
小麦条锈病在江汉平原、汉水流域、黄淮南部、西北和西南部分麦区偏重流行,发生面积比上年增加31.3%。
稻瘟病在西南、江南、长江中下游和东北部分稻区存在偏重以行风险,发生面积比上年增加20.0%。
马铃薯晚疫病在西南东部、东北北部、华北北部和西北大部持续偏重流行,发生面积与上年基本持平。
稻曲病在江南、长江中下游、西南北部稻区重度流行,发生面积比常年增加33.3%。
常发性病虫持续重发态势
小麦蚜虫在黄淮海小麦主产区、西北和西南部分麦区穗期偏重或大发生,发生面积比上年增加12.0%。
水稻螟虫在江南局部稻区大发生,江南、长江中下游单双季稻混栽区、西南北部、江淮西北部稻区偏重发生,发生面积比上年增加15.8%。
水稻纹枯病在江南、长江中游部分稻区大发生,南方其他大部稻区偏重发生,发生面积比上年增加1.8%。
玉米螟在东北大部、西北和西南局部偏重或大发生,其他大部玉米产区中等发生,发生面积比上年增加5.3%。
玉米
2017年玉米主要病虫害呈偏重发生态势,预计发生面积为11.0亿亩次。其中,虫害发生8.1亿亩次,病害发生2.9亿亩次。东北和华北地区以玉米螟、地下害虫、大斑病为害重,黄淮海地区以棉铃虫、玉米螟、二点委夜蛾、褐斑病发生突出,西北和西南地区以蚜虫、叶螨、小斑病发生普遍,粘虫总体发生平稳,在东北和华北及黄淮局部有出现高密度集中为害的可能。
小麦
预计2017年小麦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发生面积9.6亿亩次。其中,病害4.9亿亩次、虫害4.7亿亩次。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和黄淮南部麦区偏重以行风险高,穗期蚜虫在华北和黄淮北部麦区可达大发生程度,条锈病在河南南部、鄂西北汉江两岸、西北和西南局部麦区,白粉病和纹枯病在高产麦区偏重发生。
水稻
预计2017年水稻病虫害将呈偏重发生态势,发生面积13.9亿亩次。其中,虫害发生面积9.5亿亩次,病害发生面积4.4亿亩次。发生特点:一是“两迁”害虫局部重发;二是水稻螟虫回升态势明显;三是稻瘟病、细菌性病害流行风险大。
(土壤改良修复网只为传播信息,无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