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联合协作推动化肥供给侧改革
土壤改良修复网3月10日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构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长城”,引起农业和化肥界两会代表委员的高度关注。3月9日,人大代表万连步等10位人大代表联名提出建议:全行业携起手来联合协作,发出更大的声音、集结成更大的力量,共同推进我国化肥行业供给侧改革的进程,全面提升耕地质量,进而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走上农兴农业之路。
由万连步代表发起联名的这两份建议分别是《关于推进土壤改良修复工程,全面提升耕地质量的建议》和《关于联合协作推动化肥行业供给侧改革的建议》。截至3月9日,这两份建议得到了行业内9位人大代表的联名附议。万连步代表表示,长期过量使用化肥,导致土壤酸化,不仅影响农产品品质,而且酸性土壤还会激活土壤中的重金属,造成农产品污染。“破解土壤问题,化肥企业能做的而且必须要做到的就是,减少化肥用量,但前提是要保证农民不增加投入、不减少产量,要让广大消费者吃得饱而且吃得好。达到这个目标,当前迫切需要化肥行业联合协作,研发推广高效新型肥料,提高肥料利用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万连步说。
宋福如代表表示,改良修复土壤,从化肥行业来讲重点要做好两项工作:一是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污染残留;二是多开发多功能肥料。他认为,国家和行业应在化肥利用率上设置硬杠杠,定好标准,不达标的产能坚决予以淘汰。“我们要集中全行业力量,将肥料利用率从目前的35%左右加快提升到60%以上,并努力向世界先进水平靠近。”宋福如说。
万连步代表认为,化肥行业的供给侧改革,需要集聚各方优势资源,以技术、资本、渠道、服务和品等为纽带,搭建产业协作的大平台,推动全行业形成联合创新、联合研发、联合生产、联合推广的合力,才能更好更快地实现行业转型升级和脱胎换骨。
参与联名的人大代表,有的来自产业链上游生产氮、磷、钾等单质肥的企业,也有的来自产业链下游生产复合肥、新型肥料的企业。大家一致认为,只有上下游融合、联合,才能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提高化肥产业供给端的质量和效率,推动全行业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
何刚是来自磷肥企业的人大代表。他认为,产业链上下游融合是大势所趋,开磷对此持开放和欢迎的态度,将积参与并推动这一进程。他建议,下游企业通过技术、品和渠道输出,推动上游企业化解过剩产能、优化产品结构,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产业调转升级之路,国家应该给予相应的专项资金、税费等政策支持。
针对代表联名建议,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指出:“化肥行业总体比较困难,但仍然有一些企业发展得不错,把产品做到致、与时俱进发展适销对路的新技术和新肥种,这些经验十分宝贵。推进化肥行业的供给侧改革,需要按照李寿生会长明确的‘立足化肥、走出化肥’的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市场需求、企业主导’的原则,在去产能、产品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等工作上集中发力。”
(土壤改良修复网只为传播信息,无构成投资建议,更多化肥行情,化肥价格走势,肥料价格等均可访问土壤改良修复网,网址可查看图片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