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修复行业概述和竞争情况
土壤改良修复网6月17日讯:
土壤修复行业产业链概述土壤修复行业在我国正经历从无到有的初始阶段,行业整体尚不成熟,缺乏成熟的商业模式。土壤修复行业上游包括相关药剂和设备的研发设计、药剂生产商、设备供应商及土壤污染监测商,为土壤修复提供设备技术支持;行业下游通常为受污染场地的所有者或环保主管单位,土壤修复项目由下游企业提出并为项目出资。行业中游为一些土壤修复企业和环保咨询机构。中游企业负责受污染地块的前期调查、风险评估,中后期工程实施、竣工验收以及后期的评估工作。
土壤修复行业竞争情况
近年来,市场上土壤修复公司数量快速增长,但成规模的企业数量仍然较少。我国土壤修复公司的数量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2012 年就新增将近100家,到2013年土壤修复域企业由 200多家增至500多家,产值达140亿元;2015年土壤修复合同签约额达到21.28 亿元,比2014年的12.74亿元增长67%。2015年土壤修复工程项目超过100个,从事土壤修复业务的企业数量增长至 900 家以上,在2014 年约500 家企业的基础上翻了将近一番。据不完全统计,“土十条”出台后拥有土壤修复相关业务企业数量达2000 家。
我国土壤修复行业的经营主体主要有环保企业、科研院所以及政府的环保事业单位,环保企业中多为大型国有企业或有地方背景的民营企业,而外资企业则通过合资路径积进入国内市场。
从业务水平上看,这些市场主体主要分为三种:水平较高的是以土壤修复为专门性业务的环保企业,主要从事环保研究和实践工作,拥有较高的技术能力、丰富的项目经验,能够很好地承担土壤修复业务的全部工作,如湖南的永清环保公司;其次是科研院所类机构,这类主体同样具有较高的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但在工程施工的实践经验逊于前者,因此通常需要寻求施工团队进行一定的项目转包,如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其外市场上还有众多的小型民营施工公司,在技术实力和项目经验方面均非常落后,基本上凭借自有的挖土设备和普通施工资质,就承担了工程类土壤修复的工作,往往难以达到项目的修复目标并容易导致次生环境污染的发生。
从公司规模上看,规模相对较大、工程经验丰富的公司较少,除了几家该域较大规模的企业,其他企业均规模较小并缺少项目经验,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凭借其技术与经验优势如美国 ESD、日本同和也纷纷进入市场。
从区域分布上看,北京、上海、广州、江苏、浙江、湖北等经济较为发达的省市开展的土壤修复项目数量基本处于前列,其中北京市集中了建工修复、金隅红树林、生态岛、高能环境以及众多外资修复公司在内的几十家企业。这使得土壤修复相关公司表现出一定的区域集中性,但是总体竞争程度较低,有些地区还由于行政干预等作用出现了较高的垄断性;而行业门槛低的现实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进来,打破这种垄断竞争的行业局面,提高该域的行业竞争程度。
(土壤改良修复网是专业为农耕地进行土壤修复,土壤改良,土壤保健,土壤污染防治的网站,具体土壤修复改良保健方案可访问土壤改良修复网www.trxf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