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好生态从土壤改良修复开始
土壤改良修复网12月27日讯:说到生态,许多人想到的都是种树。而在成都市蒲江,这项工程却从土壤开始。已近年末,成都市蒲江县一项探索惊动了:国内只耕地质量提升产业基金在这里启动,将募集资金2.5亿元用于蒲江县5万亩耕地土壤改良修复,助力该县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在四川全省率先整县推进有机农业基地建设
好土壤种出好产品
清晨的蒲江县白云乡,空气清新,散发着泥土的芬芳。一片种满“春见”的杂柑园内,金黄的果子挂满枝头。果园外的水泥路上停满了从四面八方前来收购杂柑的车辆,“蒲江的杂柑成熟比较晚,但每年都要到这里来买,虽然每公斤比其他地方贵了1元多,但品质确实没法比!”重庆果商王德军说。
王德军的背后,是一块大大的子,上面醒目地写着“整县推进有机农业基地建设”的标语。“今天收的就是这块地的果子,从去年到今年,有机质提升了0.4个百分点,这可是个不得了的数字。”果农王富明说。
“只有好生态才能种出好产品。”据蒲江县副县长赵武斌介绍,作为现代农业大县,同时也是成都市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好的县之一,2015年,蒲江县制定了《耕地保护与土壤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方案(2015—2017年)》、在成都市区(市)县中个启动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在全省率先整县推进有机农业基地建设,对25万亩耕地进行土壤改良,通过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年均提升0.2个百分点以上,实现“健康土壤—品质品味—生态涵养”三位一体,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向生态有机农业升级。
有机质每年提升0.2个百分点,“相当于不施农药,自然休养生息3年的成果。”农业专家解释。据悉,为了推动这一目标,蒲江县成立了耕地质量服务中心,建起覆盖全县的物联网系统,一方面指导农户不再施用化肥,转而改用农家肥及生物有机肥和土壤改良剂,提升土壤的有机质和腐殖酸含量;另一方面向农户提供种植管理技术指导,在各村筹建“一站一室”,加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而纳入土壤改良计划的果园,则进入物联网系统进行严格的监控,土壤温度、湿度、PH值等通过各大果园的数据采集设备,源源不断地向中心汇总,形成土壤大数据。
好的土壤带来的是好的产品。“金艳”猕猴桃成了贵的猕猴桃品种、“蒲江雀舌”荣登2016年品价值评价榜单,品价值评估为174.26亿元、蒲江丑柑还在树上便被一抢而空,亩均增收至少3000-5000元……在广大农民尝到收益甜头的同时,还为全县人民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生态福祉。
设立只耕地质量提升产业基金
好生态引来PPP
近日,由成都市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蒲江县人民政府、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硅谷天堂资产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方共同设立的耕地质量提升产业基金发起签约,基金规模2.5亿元,其中成都市政府出资5000万元,社会募集资本2亿元,这将是我国土壤改良域引入PPP模式的重要尝试,为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耕地质量提升工程探索了一套崭新的模式,不仅将有效解决耕地质量提升工程的持续投资问题,还将对全县土壤和生态环境提升带来明显提升。
“前些年,果园地力越来越差,土壤板结,产量低品质也不好,”家住复兴乡的猕猴桃果农叶大哥告诉,这是长期施用化肥农药的结果。农民很无奈,农业主管部门和技术专家也都清楚背后的困境:土壤改良修复投入大、时间长,谁愿干?生物防控技术、生态循环体系构建具有较专业性,谁会干?农民收获的优质产品,谁能卖?
在成都市政府支持下,蒲江开始探索将公共服务域的PPP模式(公私合作关系)引入生态循环农业。以土壤提升项目为突破口,蒲江县政府于2015年与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达成PPP合作,嘉博文提供技术保障、专业服务,全面支撑蒲江县打造有机农业示范县。土壤有机质提升达到设定目标后,财政出钱补贴,农民只承担一小部分,却能享受专业生产和市场服务,终获得产品优质的溢价。
凭借先的生物腐殖酸技术能力和服务经验,嘉博文公司全新设计了耕地质量提升“5+1”综合服务模式。长秋乡彭河社区果农张先海加入该体系后,享受到了养土肥田、生物防控、机械化施肥、土壤大数据、有机质循环利用五大服务项目,以及一个包括电商、保险、信贷在内的综合后端保障体系。嘉博文席执行官于家伊认为,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对于服务商来说,空间巨大,但需要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和模式创新。于是,在PPP模式的基础上,一项更加深层次的现代农业服务业产业化探索应运而生——设立成都蒲江耕地质量提升产业基金。
据悉,该基金将以包括但不限于股权、债券、夹层投资的方式投资,建设项目主要包括农业废弃物循环养地利用、生物防控、农业机械化、养土肥田、土壤环境大数据系统、仓储物流营销平台建设以及农产品拍卖会等。同时,成都市财政拟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每年每亩400元的专项经费支持,连续支持三年合计6000万元,在成都市农委组织的验收达标后给予奖励。
(土壤改良修复网只为传播信息,无构成投资建议)